close

20090216 客家精神_400.jpg 

民進黨的客家政策

圖片來源http://epaper.dpp.org.tw/EPaperView.aspx?pi=P905937500&en=96


我深覺不解,就追問:「民進黨執政,設立了無線的客家電視台,讓全台灣人民,不論任何族群,不論任何地方,都可收看客家節目啊,為什麼鄉親無法『感同身受』呢?」

這位前輩,一臉苦笑答道:「感受不到的政策,又有什麼用?」



文/江蓋世
我喜歡旅行,不管是台灣島內翻山越嶺,四處走訪;或是雲遊海外,尋訪友人,我都覺得其樂無窮。但是,叫我單槍匹馬跑去埃及看金字塔,或笨鳥單飛到美國欣賞大峽谷,或爬上中國山海關自豪,「長城,我也到此一遊!」,這樣的旅遊,我可提不起這種興趣。當然,上述名勝,金字塔,大峽谷,或長城,我根本沒去過。

以前,我巡迴北美台灣同鄉社團時,曾經跑到加拿大溫哥華對岸的維多利亞島,找一位台灣的歷史學教授;我也曾跑到法國巴黎南部「梵谷村」,去看一位台灣駐地畫家;我也搭過地鐵,去東京的市郊,去拜訪一位旅居日本數十年的台灣書道家。

千里迢迢,與人促膝長談,聽聽他們的過去成敗經歷,了解對方追求的夢想抱負,對我而言,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。

他們住的地方是不是風景名勝,倒不是那麼重要。
有些走過的方,可能名聞遐邇,但事過境遷,我卻忘光了,沒什麼感覺。
有些踩過的土地,也許是暗巷斗室,或深山茅屋,但裡面住的人,他的豐富閱歷,他的懾人熱力,他的夢想成真,或夢斷幽谷,常常叫我想起他的一舉手一投足,想起他的一屋破舊家當,想起他的一室堆積如山的書本,或是滿地畫稿……。

有人說,人就像一本書,引人入勝的是書中的內容,而不是豪華彩色銅板紙的封面。同樣的,一個族群也是如此。若不了解一個族群共同的成長記憶,不了解他們共同的語言文化,怎能知道他們共同的期待夢想?

2008年10月1日開始,我在桃園進行為期兩個月的「台灣夢」桃園行走訪。這段期間,我在桃園13鄉鎮市不斷巡迴走訪,與人長談,目的就是想要探究一個問題:「桃園鄉親們,追求的台灣夢想是什麼?」

1986年誕生的民進黨,以人權、本土、清廉、公平、正義……等理念起家,贏得人民支持,一路逐漸成長,甚至在2000年,達成政黨輪替的夢想。可是,2008年年初,尤其是台灣北部客家重鎮的桃竹苗三縣,民進黨卻遭到「空前」的慘敗。

當我們問:「為什麼你們不再愛我?」
可能立即遭到對方的反問:「你有什麼值得我們愛呢?」

桃園縣曾是全台矚目的台灣民主聖地,曾擁有黨外的許信良縣長,曾擁有民進黨的呂秀蓮縣長;曾是成千上萬來自全台各地的民主運動人士,走上通往機場的高速公路,向全世界宣示台灣人民返鄉權利的人權戰場,……

但是,當年的輝煌歲月,今日卻已成過眼雲煙。自2000年起,歷經2004年、2005年,到2008年,以桃園縣為單位的單一選舉,標榜本土的民進黨,從未在桃園縣取得過半的票數。甚至,2008年總統大選,創下了民進黨創黨以來的選戰中,桃園縣綠藍比歷史新低記錄,長昌配35.36%比馬蕭配64.64%,兩者相較,相差將近30%。

長期以來,一般人談到桃園縣地方政治,都以南北來劃分,北區福佬,南區客家。其實,桃園縣的人口結構,是台灣四大族群的縮圖。全縣人口,福佬佔52﹪、客家31﹪、外省16.5﹪、原住民05.﹪。福佬人口分佈以桃園北區六鄉鎮市。客家人口分佈以桃園縣南區六鄉鎮市。外省集中在各地眷區,原住民分佈在復興鄉(泰雅族為主)主要及散居各鄉鎮市(阿美族居多)。

桃園縣客家族群投票傾向,一向藍大於綠。2004年總統大選,客家選票投綠增加,但2008年又告降低。

2008年10月12日,我在龍潭鄉的一場座談會,聽到一位客家婦女,她大聲說道:「以前我常穿民進黨的T恤,市場走來走去。現在,唉,….我不敢穿了。」這是一位來自民進黨最基層的婦女心聲,她道出她的萬般無奈。

國民黨統治了台灣的半個多世紀,從沒有為客家族群,設立過任何一個部會級以上的政府機構。
2000年,台灣首度政黨輪替,民進黨上台執政。2001年,客家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,負責推動客家語言文化和的發展與保存。
2003年,開創了全球第一個專屬客家族群的「客家電視台」。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,全台二十餘所大學陸陸續續設立客家學系,研究所、客家學院。

2005年,行政院客委會正式開辦「客語認證」,在全台各社區大學設立客語教學課程。
行政院客委會自2001年成立,年年舉辦客家桐花祭、義民祭、客家文化節與客家藝文活動及客家博覽會等。其中,「客家桐花祭」已成為台灣客家縣市的年度盛事

「唉,這是沒有用的,我們客家鄉親無法體會的。……當年許信良『肥料送到家』的政策,讓客家鄉親感同身受。現在呢?…..」一位住在平鎮的黨外客家前輩,語重心長地點出問題的所在。

我深覺不解,就追問:「民進黨執政,設立了無線的客家電視台,讓全台灣人民,不論任何族群,不論任何地方,都可收看客家節目啊,為什麼鄉親無法『感同身受』呢?」這位前輩,一臉苦笑答道:「感受不到的政策,又有什麼用?」

同樣的問題,我也請教過一位客家鐘錶店老板。我問他:「民進黨端出來的客委會、客家電視台、客家藝文中心、客家會館……,這些不都是客家鄉親需要的嗎?保有客家文化的重要政策,為什麼我遇到一些客家鄉親,他們會說,『客家鄉親感受不到』呢?」

他聽了,一陣苦笑,拿自身從事的行業來做個比喻,他告訴我說:「我店裡的鐘錶擺設量,不等於購買量,而來客率也不等於營業額啊!民進黨的客家政策,寧精簡,不要貪多,擺出一大堆,客家人沒感受,你說說看,叫人家怎麼支持你們呢?」

不過,他的回答,還是沒解決我心中的疑惑。

四十多年前,我讀小學的時候,台視、中視、華視,陸續開播。我只記得電視上能聽到客家話的機會,一年就只有一次,那就是當時的蔣介石總統,發表全國文告時,用北京話、台語、客語三聲帶配音。當時,我們看不到客家新聞,聽不到客家「答嘴鼓」,欣賞不到八點檔客語連續劇。只有一年一次的「全國軍民同胞……」配音客語文告。

一位楊梅地方人士,他雖然肯定民進黨執政後,所推動的客家政策,例如全台播放無線台的客家電視台,不管你在哪裡,只要電視一開就有客家節目,愛看多久,就看多久,這樣的政策,比起過去,的確有重大的改變。不過,他仍然冷冷的說:「民進黨執政後所做的客家政策,我們客家鄉親,還是無法感受。」

「無法感受?這……為什麼呢?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呢?」我心中不解,只好一再追問。

他一聽我這麼一問,嗓門就拉大,直接把一肚子怨氣,毫不保留的倒了出來:
「你們民進黨那些公職啊,不會講客家話,也就算了,我們客家人也不怪你,來到客家區,國語也不講,就偏偏全程講起福佬話!這不是瞧不起我們客家人嗎?你想一想,他們這種表現,我們怎能『感受』你們民進黨真的關心客家人呢?」

他的一句『感受』,卻使我結束訪談後,陷入一陣沉思…..。

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來,雖推出多項重要的客家政策,但是,總統大選,或縣長選舉,桃竹苗選區,為什麼仍皆遭敗北?為什麼民進黨的客家政策叫好不叫座呢?

選舉失敗的原因,也許有很多,但在一般客家人眼中,「民進黨是個福佬沙文政黨」,是不是一個重要的主觀因素呢?這一點,我無法推測,畢竟,這有待學術界作科學性的研究分析。不過,翻開近二十年的台灣地方選舉史,桃竹苗客家區,民進黨輸的多,贏的少,則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。
(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蓋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