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太麻里慘遭土石流淹沒
圖片來源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PQJVnKmGAxaDzi4vmPMpa4M_/photo?pid=2633
有氣候變遷專家,曾對世人發出警訊:
「人類到了2050年,地球上可能有兩億以上的氣候難民。」
「兩億」的數字,許多漠不關心的人,可能不太相信這種推測。
直到莫拉克颱風過後,我們不得不接受,電視上所看到的「山崩地裂,家毀人亡」的畫面是真實的。這幾天,我寫下了颱風過後的省思日誌。
節能減碳的陽光古城---德國佛來堡(Freiburg),
架設在屋頂的太陽光電板
圖片來源:Film "Home" (2009)
風雨暫停,淚水未乾---------經濟成長與節能減碳
莫拉克颱風過後的省思日誌
文/江蓋世
20090809
聖嬰啊,您真考倒氣象專家!聖嬰現象(El Nino)是指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海水溫度,每隔一段週期會有異常高溫的現象。8月4日報載,有台灣的氣象學者預測,今年的聖嬰現象很強,八月颱風要來到台灣恐怕較困難。不料, 8月7日,「莫拉克」颱風不但大搖大擺的來,還重創南台灣……。
今早我打電話給南部朋友。一位朋友的媽媽,家住恆春,這位老人家向我訴說道:「我們這裡沒淹,但兩天沒電視可看,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如何?後來女兒打電話來,我才知道林邊鄉,佳冬鄉那邊水淹得好厲害喔!」災民受困,心中往往吶喊:「政府啊,你在哪裡?……」現在全國一致救災,但災後要深切檢討。
20090811
救災!救災!一切以救災為重!但是,雨水淚水交織時,我們將來總得反省:
人類不能毫無節制的排碳,或拼命向大自然爭地,今年,讓我們今天碰上了2900毫米的超級豪雨,氣象專家說,將來可能還會再來。
一場莫拉克颱風,重創南台,救出災民,擦去淚水之後,台灣的政治人物,勢必去思考: 為了讓人民賺錢,為了經濟發展,若再繼續允許「超抽地下水」,若再繼續允許「超限利用」山林,將來仍有更多的雨水與淚水。
「明天過後」, 我們只有一個台灣!中研院一位專家統計, 70年來,台灣年平均雨量,共2286公釐,但莫拉克來襲,阿里山光一天就突破2900公釐。如此的超級豪雨,未來可能再度來襲。因此,當災民救出,淚水擦乾之後,台灣中央與地方的政治人物,都要嚴肅的去思考這個問題。
20090816
一位大溪木器行老闆向我透露:「日本人砍樹,切割處塗漆防腐,留下根部,抓住土壤;台灣的『山老鼠』盜林,不但砍樹不塗油,甚至連根刨起,製作巨大茶桌,賺取暴利。」山下人樹根茶桌,悠閒泡茶,山上人土石崩落,哀號喪命。
(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phesha0822/13812204阿里山的樹根爛了)
請不要再購買巨大的樹根茶桌!人不吃熊掌,就不會有斷掌哀鳴的黑熊;人不吃魚翅,就不會有削鰭棄屍海上的鯊魚;人不要象牙雕飾,就不會有斷牙橫屍的大象;人不要樹根茶桌,就不會有慘遭刨根的巨樹。
20090818
今晚,我看《第十一個小時》(The 11th Hour)。這部紀錄長片,由李奧納多·狄卡皮歐創作、監製並講述。探討人類一味追求經濟成長,導至全球暖化,氣候變遷等議題。觀後心得:如果全球各國政府與跨國企業總裁,眼中只有成長與擴張,那麼卡崔納颶風與莫拉克颱風,一定還會再來。
20090819
昨天,與一位修車行老板聊天。他說,「前一陣子,我幫一位曾任綠營部長級的人,修理他開了10年的私家轎車,」他還說,「現在的高官都怕挨罵,大都開2000 C.C. 以下的車,不敢再開3000C.C.以上的大轎車了。」輿論的力量還是有效,有助台灣社會「節能減碳」。
去年,一位前桃園縣民進黨某市黨部主委,告訴我:「有個大熱天,我騎摩托車,去參加地方活動。我滿頭大汗到那兒,脫去安全帽,看到他們的黨部主委也同時抵達,黑色大轎車,司機搶先下來,幫他開車門……」
當時,他拿這強烈對比的畫面,自我解嘲。現在,我卻想到「節能減碳」與我們的政治文化,息息相關。您認為呢?
中國目前的碳排放量,世界排名第一。台灣許多傳產企業家,紛紛關廠外移中國,說是為了台灣經濟成長。但是,站在「節能減碳」立場,他們若不尋求技術升級,不投資再生能源,不追求生態平衡,而到中國去排放更多的碳,受害的仍是整個地球,到頭來大自然仍會反撲到台灣。如何讓企業家想到這一點呢?
(上述日誌原文,已發表於江蓋世Facebook及Plurk,20090809~20090819)